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关于“挖掘红色资源 打造红色文化”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12-09 10:50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12月2日,市政协围绕“挖掘红色资源 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召开专题对口协商会。

会议认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黄山市是南方八省游击战争的主要游击区和新四军北上抗日的集结地、出发地,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每一处场景、每一件实物,背后都有一段值得铭记的红色故事。我们应当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启迪当下、教育后人,把红色资源通过创意转化为现代文化产品,让红色文化持续不断散发光芒,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光辉的历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认识局限、基础条件薄弱、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人才缺乏等诸多因素,仍面临不少问题。一是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缺乏总体规划,系统性、协同性不足;二是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认知传播与资源价值不协调;2021年4月,北大考古跨学科联合首发《中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指数评估报告》,以排名形式对367个城市(地级行政单元及省直辖县)进行了科学测评,黄山市在“资源与价值”单项排名中名列第8,但“保护与发展”“认知与传播”两项排名靠后,拉低了综合指数。三是红色资源保护、挖掘利用整合不够,存在小、散、弱现象;四是红色资源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宣传载体、形式不够多样、平台不够宽广、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五是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存在明显短板。为此,会议提出建议如下。

一、建立规划体系,夯实红色资源发展基础

1.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为战略导向,突出高质量发展主线,强化新时期创新发展理念,编制出台黄山市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传承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一体化推进“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建设。

2.科学分级分类,强化基础研究。全面摸底调查我市各类红色资源,加强对各时期革命文物、文献档案史料以及口述资料的征集工作,按照分级、分类、分层的原则,对全市各地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归类整理,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完善红色资源分级分类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实物和电子档案,实现红色资源数据共享,为红色文化的创新利用进一步优化研究基础。

3.深挖资源价值,凝练文化内涵。树立辩证思维和求实思维,用好出版的《中共黄山地方党史》第一、二卷成果,以再现历史原貌、纠正误读、填补空白、回应社会关切为突破口,推动党史研究创新。支持社会各界对红色资源深入研究,重点依托党史、社科、文旅等职能部门以及地方高校,增加红色文化类科研课题和立项,深挖红色资源的价值,努力推动红色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科研成果的实践化、应用性。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徽州非遗文化传承融合发展,以徽墨、歙砚、徽州漆器、徽州三雕、徽州剪纸、徽州民歌等为载体,实现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有效结合,提升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二、加快产品开发,加强红色资源转化利用

4.实现资源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打通各红色景点的交通盲点,变孤景为群景,将黄山优质红色资源“串点成线”,形成教育矩阵,自然融入全域旅游中。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差异化发展黄山红色旅游,注重红色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徽州历史文化社会资源有机融合发展,在文旅融合发展中,以“红色故事” 感动人,以“绿色生态” 留住人,以“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人、鼓舞人。打造“黄山红色旅游”名片,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创意设计文旅产品,增强红色旅游表现力和吸引力,延长黄山红色文旅产业链。以红色文化滋养乡村振兴,增强信心、守正创新,激发村庄建设的内生活力,开辟健康“红(红色文化)+绿(绿色生态)”新型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红色旅游示范村,实现红色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有机融合。

5.加强基地建设,提升资源价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面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要持续开展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命名工作,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提高建设、管理和使用水平。充分利用好基地资源,深入挖掘精神内涵,积极拓展辐射力和影响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6.创作精品文艺,凝聚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实施中华优秀文化挖掘阐发行动,弘扬传统美德和红色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精品创作和交流互鉴,努力突出地方特色,继续创作一批像黄梅音乐剧《曙光曲》、黄梅戏《陶行知》等“四个讴歌”的精品力作。继续聚焦徽州优秀传统和红色文化资源,做好项目选题规划,对重点出版项目予以扶持,精心策划出版一批通俗易懂的红色读物,讲好黄山红色故事。加大红色主题融媒体短视频、音频作品创作、征集力度,继续制作一批红色融媒体产品,注重作品创意形式,鼓励大家讲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在指间流动,刷满朋友圈,推动全民参与红色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积极申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及其他奖项申报,扩大黄山红色文艺作品影响力。努力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积极将优秀红色各类作品推荐至“学习强国”等平台,进一步扩大黄山红色文化的知名度,为黄山加快发展、崛起赶超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7.开辟“新课堂”,推进教育深度。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立足我市红色资源丰富优势,用好革命文物、红色典籍、纪念设施、红色剧目等红色资源,充分运用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和各类纪念设施,就近开展体验教学、主题党日等活动,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进一步把黄山的红色故事讲述好、红色文化传播好,宣讲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三、凝聚发展合力,优化红色产业发展环境

8.提高思想认识,科学保护利用。牢固树立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就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置于增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高度来审视。坚持应保尽保、保护第一的基本原则,实现合理开发、适度利用的目标。

9.构建“主体联盟”,统筹资源整合。建立红色资源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综合协调机构,突出“一盘棋”总体思路,强化红色、绿色、古色互融、区域互连、城乡互动大格局,构建多部门联动和资源共享机制。以创意创新为激活点,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红色文化价值较高的开发项目,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意红色文化产品和品牌,形成布局合理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10.加大人才培养,发挥人才作用。注重红色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红色文化研究以及高站位创意思维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逐步建立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专家库,为打造红色文化提供创意智力支撑。采用专题培训、以会代训、以赛代训等多种形式,围绕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五好”要求,开展红色旅游讲解员培训工作,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11.拓宽资金渠道,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市级财政保障,设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专项经费,用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修缮保护和提质改造。对于产权私有的不可移动文物,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及协调工作,厘清产权归属,明确其管理权、使用权和受益权。以市场手段配置资源,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现状,加大融资力度,吸引多元化资本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形成多元独具特色的黄山保护利用模式。

12.出台保护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将一些因历史、现实等各种原因,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旧址、遗址以及重要档案、文献等红色资源,纳入各级文物名录。宣传好《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通过法治方式切实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实现对革命文物的有效管理,将革命文物内在的精神能量真正激发出来,把革命文物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