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提案·好故事 | 孙梅森:从构想到“开机”——黄山影视产业的“提案赋能”

发布日期:2025-10-28 16:41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作者:市政协办公室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开机!”

每当这熟悉的声音在黄山脚下响起,我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三年前,它还只是我提案中的一个构想;如今,它已成为这片土地产业升级的强劲脉搏。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亲历并见证了一个“好提案”如何从纸面走向现实,成就了黄山光影交织的“好故事”。

破题:从“背景板”到“施工图”

我的家乡黄山,素有“天然摄影棚”的美誉。然而,我们长期扮演着“最美背景板”的角色——镜头里的风景,未能转化为发展的前景。这个问题,始终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

2021年,在深入调研和思考后,我提交了《关于黄山市屯溪区影视服务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系统提出了“五个一”实施构想:

一个影视园区:

让产业有集聚的物理空间。

一个影视服务公司:

让运营有专业的市场主体。

一个影视服务平台:

让服务有高效地对接窗口。

一套协调保障机制:

让拍摄有畅通的流程保障。

一套吸引奖励机制:

让企业有落地的政策动力。

这份提案,为黄山影视产业的破局画下了一张清晰的“施工图”。

奠基:政策落地与实战检验

提案迅速转化为行动共识。政府牵头成立专班,赴先进地区“取经”,也就在这一年,构想开始逐一落地。

“一个影视服务公司”率先成立——黄山见证影视服务有限公司,成为黄山市影视产业的“开路先锋”。

当电视剧《大考》前来取景时,“一套协调保障机制”迎来了首次实战检验。我们全力保障,顺利通过了这场名副其实的“大考”。

成势:从百万到千万级的跨越

随着实践的深入,我陆续提交了新的建议,推动“五个一”构想深化拓展。到了2024年,完整的产业生态已然呈现。

“一个影视园区”升级为黄山影视产业集聚区,吸引了56家影视企业落户,覆盖全产业链。

“一个影视服务平台”迭代为线上线下一体的 “大黄山一站式影视服务平台”,实现了全要素一键对接。

“一套吸引奖励机制”具体化为黄山市发布的20条扶持政策清单,对拍摄基地最高补助100万元,对优秀作品最高奖励120万元,力度空前。

至此,三年前提出的“五个一”构想已全部从蓝图变为现实。影视产业营收也从百万跃升至千万。今年电视剧《家业》的成功杀青,证明了黄山市已具备承接大制作的全流程能力。

赋能:文旅、乡村与文化共振

更让我欣慰的是,影视产业的能量正向全域“溢出”。

爆款微短剧《铁拳无敌杨芊芊》让花山谜窟景区搜索指数暴增,生动诠释了“影视+文旅”的乘法效应。乡村振兴短剧《这里归我罩》在傍霞村的成功拍摄,为乡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而《家业》里的徽墨、《算神驾到》中的珠算,让徽州文化在光影叙事中焕发新生。这证明,我们打造的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传承文化的现代载体。

从一纸提案到一片热土,从“五个一”的构想到“开机!”声不断的日常,我深深感到:政协委员的使命,不仅在于精准建言,更在于见证其开花结果。黄山的光影故事才刚刚开篇,我将继续以建言践行初心,与家乡一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